近年來,我市多措并舉做好學生助學各項工作,各部門多方聯動,多點發力,各出實招,在保障困難學生基本權益、助力畢業生順利就業、利用好三次分配扎實開展助學工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績。7月30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有關情況進行介紹。
1423名困境兒童有了“希望小屋”
“希望工程”是團中央于1989年10月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濟南市“希望工程”自1992年實施以來,長期開展特困學生救助、希望小學建設等項目,后來又重點實施了“希望工程進城計劃”“寒冬送溫暖行動”等助學活動,援建希望電腦室、圖書室、體育室等助學項目,“希望工程”實現全面升級。截至目前,市希望工程辦公室共募集社會各界愛心捐款2103萬元,資助困難學生3215人。
“圓夢行動”項目作為“希望工程”最有活力的子品牌,自2005年發起實施以來,持續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和支持。近5年,市希望辦共募集社會各界專項捐款190萬元,為567名困難學子提供從家門到校門的交通費和短期的大學生活費用,助力莘莘學子夢想起航。
此外,團市委于2020年6月啟動實施“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立足服務6-14歲無獨立生活空間困境兒童,在原有住宅基礎上,通過隔斷、裝修、配備書櫥、書桌、床等家具和生活學習用品,打造兒童獨立的生活學習空間。該項目實施以來,共募集專項資金1600余萬元,建成希望小屋1408個,為1423名困境兒童改善了生活學習環境。
中等職業教育在籍在校學生全部免除學費
學生資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關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2023年,全市共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7.29萬人,投入各類資助資金5.78億元。
在學前教育方面,設立政府助學金,資助標準按照每生每年平均1200元。同時,對脫貧享受政策、防返貧監測幫扶對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重點困境、殘疾、低保、特困救助供養等兒童,免除保教費。
在義務教育方面,設立學生生活費補助,資助標準為寄宿生小學每生每年1250元、初中每生每年1500元,非寄宿生每生每年800元。
在普通高中方面,設立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平均2000元。同時,對脫貧享受政策、防返貧監測幫扶對象、低保、特困救助供養、殘疾等學生免除學費、住宿費、教科書費。品學兼優的高中學生還可申請獲得高中獎學金。
在中等職業教育方面,在籍在校學生全部免除學費。同時,設立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每生每年平均2000元,資助范圍為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此外,成績優異的中職學生可申請國家獎學金。
在高等教育方面,本階段資助形式多樣,包括:“助”:為在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助學金;“免”:脫貧享受政策、防返貧監測幫扶對象家庭大學生,可免除部分學費;“獎”:對品學兼優學生設立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和省政府勵志獎學金;“貸”: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學生在校期間利息全部由財政承擔。除此之外,還設立退役士兵和畢業生艱苦行業就業學費補助或貸款代償、勤工助學和“綠色通道”等,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保駕護航。
同時,強化學生資助政策實施。由“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對脫貧享受政策、防返貧監測幫扶對象、低保、特困救助供養等11類學生認定為“特殊家庭困難學生”,無需申請、無需提交證明材料、無需公示,讓特殊困難學生“無感”優先享受資助。
多種形式資助政策保障高校學生“三不愁”
目前,正值高校招生錄取階段,國家、省、市已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包括“獎、貸、助、補、免”等多種形式的資助政策,保障高校學生“三不愁”,即入學前、入學時以及入學后都不為相關費用而發愁,確保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入學前,各高校發放錄取通知書,同時寄送《高校本??茖W生資助政策簡介》,學生通過這本《簡介》可以詳細了解高校資助政策和申請流程。從8月1日開始到9月12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到戶籍地縣級學生資助管理部門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貸款額度為本??粕磕瓴怀^16000元,研究生每年不超過20000元,在校期間的利息由財政承擔。
入學時,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可向錄取學校申請“綠色通道”注冊入學,緩交學費、住宿費、生活費,有特殊困難的還可以申請臨時困難補助。
入學后,學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落實獎助學金、勤工助學、社會捐助、學費減免等各類資助政策,保證大學生上學無憂。認定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可以享受平均每年3300元的助學金。此外,脫貧享受政策、防返貧監測幫扶對象家庭大學生,可免除每年不超過8000元的學費。
三向發力保障寒門學子“上得起學”
近年來,市民政局高度重視困難群眾特別是困難學生幫扶救助工作,通過政策優化、項目拓展、資源鏈接,全力保障寒門學子“上得起學”。
加大社會救助力度。一方面,優化臨時救助制度,將因子女自負教育費用負擔過重造成生活困難的家庭或個人納入支出型臨時救助范圍,對符合條件的學生家庭給予城市低保月標準3倍、6倍的救助。連續15年對我市城鄉低保家庭高考錄取本科新生實施一次性入學救助,按照4000元/人的標準發放助學金,目前已累計發放1028萬余元,救助學生2571人。今年,符合救助條件的低保家庭高考錄取新生可在8月20日前向低保金發放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救助申請,同時提交高等院校錄取通知書原件及復印件。另一方面,擴大兜底保障范圍,在進行低收入家庭收入核算時,對家庭因子女教育增加的剛性支出,分別按照幼兒園300元/月、小學200元/月、初中300元/月、高中(含中職中專)500元/月、大學1500元/月進行收入抵扣,對喪偶單親且子女在讀家庭給予雙倍扣減,多個學生累積計算,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家庭納入保障范圍。
拓展公益助學項目。積極爭取福彩公益金、社會公益金支持,針對我市孤困兒童年滿18周歲后就讀普通全日制本科、???、中高等職業學校等,先后實施“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和“重點困境兒童助學工程”,實現了孤困兒童助學工程有效覆蓋。推行孤困兒童助學申請幫辦業務,按照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每人每學年10000元、重點困境兒童每人每學年5000元的標準發放助學金,幫助孤困兒童圓夢。助學項目實施以來,已累計發放助學金872.61萬元,資助孤困兒童971人次,今年預計資助孤困兒童250人次。
鏈接社會慈善資源。引導全市慈善組織積極參與貧困學生救助幫扶工作,實施“朝陽助學”“陽光助學”“慈善助學”等項目,用于貧困大學生資助、貧困學生結對幫扶等。項目實施以來,累計支出款物1501.96萬元,資助困難家庭學生3529人次,今年計劃資助260人次。同時,積極培育發展助學、助教等領域慈善信托,依托慈善信托開展助學工作,累積支出款物414萬元,惠及學生3181人次。
今年駐濟高校畢業生21.6萬人,規模達歷史高點
今年,全省2024屆高校畢業生達到84.2萬人,其中駐濟高校畢業生21.6萬人,占比超過全省總量的四分之一,規模達歷史最高點。
今年上半年,市人社部門為2.1萬名高校畢業生發放一次性就業補貼、一次性擴崗補助等共計6085.39萬元。開展招聘活動近50場,組織參會企業9930家,提供崗位35.44萬個,19萬名大學生和求職者進場求職,達成就業意向4.07萬個。
今年以來,發布事業單位招聘計劃7600余個、“三支一扶”招募計劃129個,開發青年就業見習崗位3600余個。發放創業貸10.84億元、泉崗貸11.29億元,落實各類創業補貼1452.5萬元,扶持市場主體6332家,穩定和擴大崗位2.2萬個。
下一步,市人社部門將根據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進一步加強相關工作。落實落細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40條,繼續實施稅費減免、金融支持等政策,實施青年就業見習計劃,深度挖掘我市特色產業、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優質見習崗位,全年計劃開發見習崗位1.8萬個以上,組織見習4200人以上,支持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統籌線上線下,分層次、分類別、分領域舉辦“選擇濟南·共贏未來”招聘服務活動,實現駐濟高校全覆蓋。為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